361 清算哈维尔(2/4)

作品:《红警大中华1985

到担忧和恐惧。”

哈维尔指出,人们愈是彻底放弃全面改革的希望,不再对越个人的目标和价值感兴趣,放弃“向外”挥影响的机会,他们就愈加把精力转向阻力最小的方面,大练“内功”,把心思用在家庭、居室方面。他们装修住宅、购别墅、买小车,他们满意地享受着选购这种牌子或那种牌子的洗衣机、电冰箱的自由,而没有分享经济决策、参与政治生活和挥才智的自由。人们把真实生活的无可奈何的替代方式当成人性的生活。当权者对待这些只能自保的生物采用的手段是有效的,他们选择了最不费力的路,但完全忽视了他们必须付出的代价——对人格的粗暴践踏和对尊严的无情阉割。

齐一鸣作为不大不小一个**理论研究者自然对于哈维尔这类言论有着广泛涉猎和研究,无疑很多人看了他的言论都觉得很受煽动,也认为是至理名言,也不奇怪一众的们会如此推崇他。但是齐一鸣却不认为哈维尔是完全正确的。

试用中国的传统哲学观念与红色主义结合对哈维尔的观点进行驳斥。先,哈维尔认为社会的安定是假相,人们是因为恐惧而不敢反抗政府,他们更沉浸于个人生活的选择,而选择性遗忘更大的政治权力。乍一听很有见地,实际上愚蠢得可笑,这是典型的用孤芳自赏的知识分子的观点来看待事物,自我强调人本主义,而忽视了别人的诉求,以自己的诉求代替别人的诉求,本质上是妄自尊大而颐指气使的,就像齐一鸣经常说的那样,有些人在意的不是别人的生活,而是自己内心的幻梦。

按照哈维尔的理论,物质的生活远不如人们的心灵世界,为了追求自我和高等层次的人的自由,不应沉浸在“社会安定的假相”中。人们应该有自我的选择,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。这本身就是极为一厢情愿的看法,社会功能学在进入到现代社会之后,高度分工化就是一个典型特征。如果人人有权力选择自己的职业,那么都去选择当画家或者剧作家,或者都去选择卖淫或者拍成人电影就好了。

这样并不是说,所有人都要遵守别人制定的职业生涯计划,而是说绝对意义上的个人自主是不可能存在的。就像是后世的捷克,大量的女性选择从事成人产业,本身就是对女权的践踏和对国家经济和产业的戕害,但这又是她们的自由,放任她们的自由对于国家和社会就是伤害,诸如此类的事情永远存在,这就是为什么国家作为权力机器,必须保留宏观调控经济和社会的功能。

再者说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力,这个很好而且很伟光正,但是真的能够做到全民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《红警大中华1985》 最新章节361 清算哈维尔,网址:https://www.bqg999.org/0/111/368_2.html